台北市立聯合醫院1月才爆出A型流感群聚感染,造成2人死亡,仁愛院區護理之家日前也爆發疫情,甚至傳出院方將患牙周病治療方式者轉入安寧病房,引發感染疑慮。對此,該院區醫務長陳淑廷昨受訪表示,有5人快篩確診,目前均已退燒,並全面進行預防性投藥,並無將患者轉入安寧病房情事。
陳淑廷表示,護理之家工作同仁有26位(含護理師、照服員、清潔工等)、住民34位及照顧者牙周病治療15位,共計75位,目前已全面實施預防性投藥,由於流感具有1至4天的潛伏期,預計觀察到3月15日。
只有牙醫能夠發現牙周病的早期症狀,但隨著病情發展,其他症狀會慢慢顯現。這些症狀包括:
• 牙齦紅腫疼痛
• 刷牙或使用牙線時齒齦出血
• 牙齒偏移或鬆動
• 牙齒與牙齦之間有膿液
• 口臭不能消除
• 因為牙齦退縮,牙齒顯得更長
• 牙齦與牙齒分離
• 牙齒咬合方式發生變化
• 部分假牙的配合出現變化
陳淑廷表示,6位當中有4位施打流感疫苗,感染源還在釐清當中,由於護理之家有很多親友出入,不排除跟探訪者有關,目前環境全面消毒,並監測出入者體溫,呼籲民眾若有類流感症狀,避免前往醫院探病。
至於民眾爆料院方將流感患者移至血液腫瘤病房、牙周病治療安寧病房,罔顧他人安全一事,陳淑廷澄清,醫院是綜合病房,病床皆為靈活運用,這6位住民都住在單人隔離房內,也無所謂的血液腫瘤病房,傳言並不屬實。
牙周病治療的重點是「清乾淨」。病人自己要能將口腔清理乾淨,醫師將牙肉深部的地方清理乾淨。對早期病變而言,只要基本治療(牙醫師用超音波振盪器清除牙齦與牙齒交接處的牙結石,再用手操作器械清除深部的牙結石),加上病人配合的口腔衛生訓練,就可以解決牙周病的問題。牙周病治療後,並非一勞永逸。因為牙周一直與食物接觸,容易堆積牙菌斑,所以我們每天必須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。要預防、控制牙周病,唯有正確的勤刷牙,牙縫較大還要配合牙線或牙尖刷,刷得多、用力不如刷得徹底、乾淨,舌上的白苔也是牙菌斑,要記得順便清潔。但難免有一些死角,較深的地方需要專業的刮除,所以通常每三到六個月一定要作定期保養檢查,才能保持牙齒健康,或早期發現,早期治療。